膠東在線6月20日訊(記者鄔勇)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,消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,傳統工作方式與新形勢、新任務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凸顯。在此背景下,綜合運用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數字孿生等新一代技術,為消防工作“破局突圍”提供核心驅動力,成為目前智慧消防建設的重要研究和實踐課題。6月18日,膠東在線“智能制造看煙臺”媒體采訪活動走進煙臺騰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近距離探訪"騰聯科技"在智慧消防領域所取得的創新成果。
深度挖掘數據價值 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
業內人士指出:面對社會治理的新形勢和消防工作的新挑戰,亟待我們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,建立“用數據分析研判、用數據預知預警、用數據輔助決策、用數據指導實戰”的消防工作新機制,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。
眾所周知,用電安全一直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難點,電氣線路的隱患往往是看不見、摸不著的,傳統的管理方式既浪費人財物,且存在許多疏漏和盲點。中國消防網報道,據初步統計,2018年全國共接報火災23.7萬起。而電氣火災仍居各類火災首位,其中,因違反電氣安裝使用規定引發的火災起數占全年火災起數的34.6%。生活中因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占全年火災起數的21.5%。67起較大火災中,37起為電氣火災。4起重大火災中,3起為電氣火災。因此,用電安全問題是單位安全管理人關心的焦點問題!耙浴腔郯踩秒姽芾硐到y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數據來分析,安裝了該系統后,用電安全問題可迎刃而解。通過在配電柜中加入傳感器,實時感知、監測用電回路的電流、電壓、剩余電流、線纜溫度等數據,同時將數據上傳至系統,一旦某個數據超出設定的安全值,系統即時報警,自動發送短信到安全責任人的手機端。收到告警信息后,單位安全管理人第一時間響應,迅速整改各類電氣火災隱患,并將整改結果反饋至系統,做到痕跡化管理,把隱患消弭于無形?梢哉f,‘智慧安全用電管理系統’實現了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精準預防、實時監測,初步形成了‘大數據+消防’的綜合管控模式,破解了信息化、動態化條件下消防治理的源頭性、基礎性問題!睙熍_騰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增君向記者介紹。

支撐騰聯科技可持續發展的要素之一就是數據。通過“數據+應用場景”的發展方式,騰聯科技更加快速且直接地連接不同產業、不同行業、不同領域,從而在演進中形成更多的技術創新、模式創新和理念創新。更重要的是,隨著數據采集量不斷積累,掌握的消防安全分析維度就越多,數據分析的洞察力就越強,消防安全分析、預測及各類消防安全治理決策就越精準,從而真正實現消防安全智慧化管理。
智慧消防是大勢所趨 誰先發展誰就占得先機
伴隨著“互聯網+”戰略的推進以及國家“十三五”規劃的提出,我國智慧城市正處于高速建設階段。而智慧消防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,實現城市消防的智能化,是智慧城市消防信息服務的數字化基礎,也是智慧城市智慧感知、互聯互通、智慧化應用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2017年10月10日,公安部消防局發布《關于全面推進“智慧消防”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此文件一經發布,便立刻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。煙臺是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、“一帶一路”重要支點城市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“三核”之一,正在加快建設制造業強市、海洋經濟大市、宜業宜居宜游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,擁有強大的產業基礎和應用背景,豐富的數據資源和市場需求,發展智慧消防潛力巨大、前景廣闊。正如原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、總工程師杜蘭萍所說,“智慧消防”建設是大勢所趨,是應對新形勢、新挑戰下的新課題、新機遇,誰先發展誰就占得先機。
在此我們仍以智慧用電為例,智慧用電作為智慧消防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電氣安全管理的一種新理念和新模式,其中,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突破與融合應用,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!笆聦嵣,在打造智慧消防體系的過程中,形成以智慧用電、智慧用水、智慧煙感、AR/VR、新型智能機器人、無人機等協同聯動、構建以“硬件產品+軟件系統+服務”的集成式、立體化、智能化綜合治理體系,才是智慧消防建設發展的重中之重!眲⒃鼍缡钦f。
以騰聯科技為代表的探索者、先行者,聚焦“智慧消防”落地與推廣,以服務社會為宗旨,以科技創新為源動力,以普惠大眾為終極目標,在智慧水務、智慧供熱、智慧燃氣、智慧校園、智慧能源管理等領域也取得了令人稱贊的成果。在原有技術和業務的基礎上,騰聯科技精準布局,初步確立了“立足煙臺、深耕山東、輻射全國”的戰略目標。
總的來說,隨著物聯網、移動互聯網、云計算、邊緣計算、人工智能、機理模型、數字孿生等新技術群落的爆發性和融合性發展,數據的沉淀、算力的提升、算法的革新、網絡設施的完善以及應用場景的持續豐富,相關行業標準、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,以及政府政策以及頂層規劃的不斷推進,再加上行業聯盟、協會以及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多元參與,“大數據”應用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能,將會加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、服務民生社會事業。
責任編輯:鄔勇